:工廠的利潤都是從哪里流失的
有很多工廠經常抱怨工廠的利潤很薄,但只要企業管理者用心去觀察,就會發現工廠、車間到處充滿了浪費,如果這種浪費能夠得到改善的話,相應的利潤也會提升。
消除浪費,以縮短生產和交付期,通過消耗盡可能少的資源來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,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,企業才能實現獲利成長的目標。那么在生產中,這7種常見的浪費必須消除和改善!
等待就是閑著沒事,等著下一個動作的來臨,這種浪費是無庸置疑的。造成等待的原因通常有:產品制造過程中,任何的不良品產生,皆造成材料、機器、人工等的浪費。任何修補都是額外的成本支出,而返工浪費包括:1、加工、組裝、運輸過程中損壞引起報廢,補料返工;2、加工、組裝、運輸過程中發生碰傷、劃痕引起修補返工;3、機器加工加工不良引起組裝困難引起的人工損耗和返工;模切行業是比較特殊,之前模切料的分切都是需要有經驗豐富的人去做預判分切,但有很多企業管理者對現在生產組織方式缺乏了解,對現代的智能BOM、智能分切和智能算料備料的工藝流程不是很熟悉,造成了大量的任務浪費。1、模切料使用中寬、長不斷變化,數據采集困難庫存不準,備料 /分切/申購/退料/防呆等僅靠經驗預估,效率低浪費大;2、模切料在各部門有不同計量需求,導致各部門信息溝通混亂;3、常規ERP單據由文員電腦集中操作,系統信息嚴重滯后于各部 門實際業務操作時間,相關員工無法獲取實時信息支持。為什么將庫存看做是萬惡之根源,而要想盡辦法來降低它呢?因為庫存會造成下列的浪費:1、產生不必要的搬運、堆積、放置、防護處理、找尋等浪費;5、占用廠房空間、造成多余的工廠、倉庫建設投資的浪費;6、設備能力及人員需求的誤判:由于庫存量的存在,設備能力不平衡時也看不出(庫存越多,越不容易看出來)。制造過多與過早能夠提高效率或減少產能的損失,是見樹不見林的看法,因為真利潤的產生是從銷售而來,而不是效率與產能。為了看到更多的效率與產能,制造過多與過早而銷售量并沒增加,僅是增加了庫存量,因此,絕不允許制造過多(早),因為:1、它只是提早用掉了費用(材料費、人工費)而已,并不能得到什么好處;2、它也會把“等待的浪費”隱藏起來,使管理人員漠視等待的發生和存在;3、它會自然而然地積壓在制品,其結果不但會使生產周期變長(無形的),而且會使現場工作的空間變大,機器間的距離因此會使現場工作的空間變大,機器間的距離因此加大,這樣在不知不覺中,將逐漸地吞蝕我們的利潤;4、它也會產生搬運、堆積的浪費,并使得先進先出的作業產生困難。在生產企業中,從管理者到員工,真正從思想上認清“浪費”帶來的危害,從而真正在行動上去排除“浪費”,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,增加效益。對于以上這七種浪費,一定要想盡辦法消滅!要知道,消滅浪費的同時,利潤就產生了。
該文章在 2023/4/8 15:32:46 編輯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