騰訊要挑戰移動!微信上線搶奪飛信地位
親愛的朋友們,你們意料之中的事又來了,不必驚訝,這次小馬哥挑戰的可是國內非常牛X的“移動”老大。
騰訊山寨黑手頻現,這是業內眾所周知的事了,現在說出來就跟家常便飯一樣正常。可是今天,騰訊卻要挑釁一下“移動”了。日前騰訊推出了類Kik軟件(手機通信錄的社交軟件)騰訊微信,加大對移動IM (即時通訊、實時傳訊)市場的爭搶力度。 該軟件能讓手機聯系人之間實現免費發短信、圖片功能,而目前在iPhone、iPod Touch、iPad等平臺都可使用,而未來還將覆蓋iOS、Android以及Sym bian三大平臺。 根據易觀國際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,去年,中國手機即時通訊市場累計賬戶數突破4億,達到4.167億戶,手機Q Q、手機飛信、手機M SN分列行業前三名,三者共同占據96.4%的市場份額。其中移動Q Q市場占有率一躍攀升到62.2%,飛信則憑借可以免費給手機端發短信的獨特優勢位居第二。 微信的出現,最大目標即是飛信,中國移動會坐視其移動互聯網核心業務遭遇蠶食嗎? 日前,微信網站(http://weixin.qq.com/)已經正式上線,主推功能被定位為“能發照片的免費短信”,而細節介紹顯示,微信可插入相冊圖片或調用手機拍照圖片任意發,不用支付彩信費用。 微信支持對話式聊天、輸入狀態實時顯示、拍照發送、本地圖片發送、長文本發送等多種方式,而對于語音、視頻等溝通需求,目前并不能從微信中獲得。 微信支持對話式聊天、輸入狀態實時顯示、拍照發送、本地圖片發送、長文本發送等多種方式,而對于語音、視頻等溝通需求,目前并不能從微信中獲得。 重要的是,微信背后擁有Q Q通訊錄、Q Q同步助手等龐大資源,甚至有望與QQ客戶端打通(從客戶端向手機發送免費短信)。隱約可以看出,合縱連橫之間,騰訊微信所面臨的巨大機會。 “未來騰訊微信會打通產品線,讓用戶能夠享受到一站式移動互聯網服務。”騰訊無線產品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借助騰訊Q Q海量用戶資源,用戶能夠迅速在微信平臺上找到自己的好友建立移動社交生活平臺,將社交關系網絡從互聯網延伸至移動互聯網。 ■微信威脅飛信以下消息來自網絡: 騰訊慣用的手法是“一直在模仿”,微信也是Kik的“山寨版”———Kik是一款手機通信錄的社交軟件,可以基于本地通訊錄直接建立與聯系人的連接,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免費短信聊天、來電大頭貼、個人狀態同步等功能。 Kik去年10月登陸AppStore和AndroidMarket,上線兩周,用戶即已過百萬,速度不可謂不驚人。 騰訊敏感地嗅出了其中的價值,并迅速推出微信:用戶使用微信,可以免費發短信和彩信,不用繳納短信費用,只需繳納流量費用。而且最具殺傷力的是,騰訊微信不僅可以導入手機通訊錄好友,還可以直接導入QQ好友。 “騰訊‘微信’有一個殺手锏是K ik沒有的,就是Q Q用戶直接從電腦給自己的QQ好友發短信,QQ好友通過微信回復消息給QQ桌面用戶,把這兩者打通之后,就形成一個別人無法復制的獨特功能,如果微信再和手機通訊錄進行整合,集成手機內部的短信功能,將對中國移動飛信業務產生巨大威脅。”分析人士指出,去年騰訊QQ用戶達4.5億,同時在線人數超1.3億。 由于即時通訊軟件所具有的天然黏性,移動IM已成紅海———在此前的“3Q大戰”中,飛信的注冊量激增600%,成為最大受益者。在2010年移動IM市場累計賬戶數達到4 .167億用戶,其中,手機QQ,移動飛信和移動M SN依然是行業的前三名,三者之和占整個移動IM市場的96.4%。 飛信之外,中國電信與微軟MSN進行合作,推出IM工具天翼Live;中國聯通的即時通訊工具“即時通”去年四季度已開放測試。 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留生認為,電信運營商推出IM業務的核心目的,是為了應對互聯網的威脅,提升自身在未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競爭實力,擴大現有的增值服務市場。而采取IM的模式是因為客戶端是引導和方便用戶使用業務的綜合平臺,客戶端下游能統一用戶界面、整合電子渠道,承載各項業務,形成與門戶的互補,上游橫跨各類終端。 “我的地盤我做主”的運營商們,已經直面互聯網企業的直接威脅,如何應對?據傳,K ik在中國其實并沒有太多普通用戶,多是移動互聯網業界人士在使用。有消息人士透露,目前有一些地區,K ik客戶端已經被運營商“和諧”,因為K ik影響到了它們巨大利潤來源之一的增值業務——— 短信和彩信。 該文章在 2011/1/27 16:50:37 編輯過 |
關鍵字查詢
相關文章
正在查詢... |